正是這個更像“朱老師”而非“朱總”的人,在全國率先把超導設備推向了工業領域。4月23日,也就是記者采訪他的當天,生產核磁共振成像儀核心部件——超導磁體的廠房,也在山東濰坊奠基。
剛剛互相介紹之后,朱自安就跑在記者前面去開會議室的門了,這種一刻不停的作風,也深深滲入他的工作中……
4年前,作為北京譜儀超導磁鐵系統負責人,朱自安領導著自己的科研小組,參與到國家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的大軍中?删驮凇疤孛、特緊張”的這一年,他已經開始琢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對撞機改造成功之后,超導磁鐵系統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維護,20多名超導科研人員閑下來做什么呢?
在對市場進行了解之后,他發現自己所從事的高端超導磁體研究,雖然出發點是為了服務于大型科學裝置,在民用市場上卻非常緊缺。醫院中普遍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儀,60%—70%的成本都源自超導磁體,高端市場卻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幾家外國巨頭壟斷。
“磁場的高低決定了產品的檔次,我們國家只能做永磁這樣的低端產品……”作為訪問學者,朱自安曾經到過德國、日本、美國,“看到他們做的東西確實很棒,而我們的整個產業還是很低端,就覺得真正把高端產品搞上去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
2006年9月19日下午5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現場一片歡騰,一場形式簡單、氣氛熱烈的慶功會在此舉行。歷經3年的艱辛,由中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研制的北京譜儀Ⅲ(BESⅢ)超導磁鐵勵磁成功。
BESⅢ超導磁鐵是北京譜儀的關鍵部件之一。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超導技術的巨大進步,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目前,國際上只有歐美、日本可以進行此種大型探測器單體超導磁鐵的研制。
“有了這樣一個基礎后,我們下一步準備將成果轉化,目前已經著手研制醫用核磁共振成像用的超導磁鐵和清除煤等物質中的微量磁性雜質的超導除鐵器,將爭取在民用超導磁體方面有所作為!敝熳园蚕虍敃r采訪他的記者透露。
電子對撞機和核磁共振成像儀所用到的超導磁體,雖然在技術上有相近之處,工藝上卻有很大不同。“國家投了那么多錢搞出的成果,我總希望能夠在盡可能多的地方用上它!睉阎@樣的信念,40多歲的朱自安,帶著他的團隊——既有20出頭的博士生,又有年過古稀的老專家——再次高速地運轉起來!
在國內磁電設備行業數一數二的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特磁電”)也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愿望。在綜合考慮了合作模式的優劣之后,朱自安團隊最終選擇了曾經合作過超導除鐵器項目. “我們一旦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成本優勢是巨大的,甚至讓國外巨頭關掉自己的磁體生產線都有可能!笔治諊鴥软敿獾募夹g,一直語調很平和的朱自安這時顯得很硬氣。
隨著超導磁體產業化進程的加速,朱自安坦言,自己現在忙得也“跟搞企業差不多了”。
“企業家的潛質確實和科研人員不一樣,對他們來說,一件事就必須要搞成。資金、客戶、政策,都得考慮周全,一旦停下來,可能就會給企業帶來危機,就玩不轉了!闭f起和企業家打交道的過程,朱自安連稱“長見識”。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我們應該體諒企業家,他們真的不容易。你的產品技術再好、東西再好,人家不買你的,也實現不了價值!迸苁袌觥⒁娍蛻、爭取國家支持,企業家該干的事,朱自安一件沒落都在做,整個過程對一個搞研究的人來說不容易,可他笑言,這讓自己科學知識之外的“情商”增長了不少。
在朱自安看來,科研成果走產業化之路,最難過的關還是自我意愿!白钪匾木褪菂f調好所里和產業界的關系,讓所里滿意,讓企業也覺得值。跟企業合作肯定需要一個磨合過程,但我覺得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還有就是我們所里氛圍很好,上上下下都覺得這是一個好事,都很支持,這就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當然,這個背后需要的是我們真正掌握了有價值的技術。” 超導除鐵器,我國第一臺工業用的超導設備,是朱自安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民用邁出的第一步。
超導除鐵器主要用于港口,可以除掉煤炭中混雜的鐵磁性雜物。“煤炭中混雜的鐵,主要是在采煤過程中產生的,會對燃煤機械造成很大的損害。一般的永磁產品,可以除掉比較大的鐵,但是對小鐵塊、鐵絲以及雷管和它的殘留物等等就無能為力了,而超導除鐵器的效果很好!闭勂疬@個“爭氣的孩子”,朱自安言語中透著欣慰。
“我們到承德鋼廠考察,和北京科技大學一起做過試驗,利用超導技術處理煙塵的效果非常好,而且通過這種物理方法,還不會產生污染。”
朱自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用化學方法除塵,每個高爐每年僅化學藥劑就需要投入1200萬,而利用超導技術的裝置,每臺設備費只需1000萬,每年的運行費也不過十幾萬。